【南方都市报】“堵”瘤保肾 巨大肾脏动脉瘤患者羊城求医成功保肾
因为右侧下腹部疼痛,42岁的刘先生在医院检查除了右肾区域出现一个鸡蛋般大小的动脉瘤,已经压迫肾盏、肾盂,血管瘤同时形成了动静脉瘘,还催生了患者的血压畸高,瘤体随时都有破裂大出血的风险。
经过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介入科、肾移植团队的强强联手,运用最新型的血管瘤封堵装置,用半个小时就经过血管内封堵住了瘤体的供血,一举解除了破裂出血的警报、成功保住肾脏,还一并解决了血管瘤带来的高血压问题。“超过我的预期太多了”,14日上午刘先生不无兴奋的向南都记者表示道。
半年时间长出了巨大动脉瘤,做好了运用移植手段治疗的准备
刘先生来自我国的大西南一兄弟城市,平素比较注重身体健康状况的他,今年五月份还进行了一次系统的体检。“当时的双肾b超并没有发现有任何异样,这之后也没有感觉肾脏区域受到过创伤”。
可到了今年8月份开始,他开始出现晨起时右侧下腹部疼痛,平常间歇性隐痛的问题,因为工作忙碌的缘故,刘先生移植隐忍到了11月份方才前往当地医院进行治疗。
这一治疗,发现的问题还真不小,b超、增强ct等影像设备都提示他的右侧肾动脉长出了一个6.0cm*5.5cm*5.0cm的巨大血管瘤,血管膨胀到了一个小鸡蛋般大小,并开始压迫右肾盏、肾盂,伴有轻度积水,更出现了动静脉瘘。正是这个动静脉瘘导致的渗血,使得肌体收到了肾脏供血不足的错误信号,自发提升血压来进行弥补。于是年纪轻轻的刘先生,血压超过160以上,进一步催生了血管瘤破裂的风险。
刘先生辗转询问了西南多家医院,均被告知保住肾脏的可能性不大,摘瘤同时往往需要同步摘除该侧的肾脏。
“他接受过一个分肾功能检查,右侧有血管瘤的肾功能甚至要笔左肾更好一些。加之如此年轻,进行保肾的意义是非常巨大的”,中山一院肾移植科李军教授表示道。
而刘先生之所以找到广州的肾移植专家,是因为他和家人从网上查询到了在中山一,曾进行过多例病变肾脏摘除出体外修复后,又成功植回患者体内的曲折保肾手术。
“确实,我们肾移植团队是可以进行类似的手术操作,并且可以作为最后的保障手段为他保肾,但其他更简单、低创伤的方法也应该尝试。”李军教授在收治刘先生后,第一时间和一院放射介入科向贤宏副教授进行了沟通,并且在放射介入科里找到了更经济、有效、微创的治疗方案。
用封堵器堵住血管瘤供血,个小时就完成了血管瘤根治手术
对于如此庞大的血管瘤,而且是核心的肾动脉区域,在没有最新封堵技术、器械的年代,即便是介入手段,方法也比较的单一。那就是不断往血管瘤内部填充带有绒毛的弹簧圈,并形成血液凝固后的血凝块后,才能实现动脉血管给血管瘤的供血。
“需要放置的填充封堵材料巨大不说,费用高昂不说,手术的难度也增大不少。”放射介入科黄勇慧教授表示,而且肿瘤体巨大,已经侵犯了为右肾供血的血管,类似的封堵,可能导致这部分供血血管一并被堵住,患者的肾功能会因此受损。而运用最新的封堵器,则能有效堵塞给血管瘤的供血,保护其他血管。“动脉瘤失去了血液供应,也就不会再涨大、破裂出血。”
多次会诊后,手术团队决定采用了通过介入新技术进行治疗保肾的手术方案,并由向贤宏主刀进行手术,黄勇慧教授在现场指导,卢顺医生辅助。
在患者的股动脉切一个小切口让导管、导丝进入血管内部,在导管进入到肾动脉位置后,在影像设备辅助下准确地投放封堵器对血管瘤进行封堵,然后抽出导丝,整个手术一气呵成,半个小时就宣告结束。整个过程,刘先生仅仅接受了局部麻醉。
经过两天的术后康复,他已经能够下地活动,各项指标都恢复正常,血压也不用通过药物得以控制。
“几位教授告诉我手术非常成功,右肾功能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留,治疗效果大大超过了我的预期”。
(采写:南都记者 王道斌;通讯员:彭福祥,潘曼琪)
报道链接:https://m.mp.oeeee.com/a/BAAFRD000020201214394064.html?layer=4&share=chat&isndappinstalled=0&wxuid=ogVRcdGnohC_FzUxNpIl_8RkycNc&wxsalt=6fde4f
报道时间:2020-12-14